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金蓝领计划”试点的模式、效果与体会(3)

来源:今日畜牧兽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5 1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7.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望带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增加。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开展“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陕西省奶牛和生猪两大

7.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望带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增加。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开展“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陕西省奶牛和生猪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和2010年分别给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列支技能鉴定经费20万元和30万元,摆脱了多年技能鉴定经费无着落的困境。

8.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和增强了技能人才创业的自信心。据不完全了解,拿到高技能人才证书的人约有一半被老板加薪或流动。原杨凌昇源奶牛公司技术员曹某经过培训鉴定后,杨凌科元公司以每月多600元的工资将其聘用。洛川县动物疾控中心干部李某经过培训鉴定后,增强了信心。2009年下半年利用村上废弃学校,养了400多头育肥猪,每头猪盈利220元,加上有关科技补贴,赚了10多万元。2010年在畜牧局的支持下,对其猪场进行改造,又建起了600头的自繁自育养猪场,现已存栏300多头能繁母猪和3500头的育肥猪。

三、几点工作体会

通过试点工作开展,得到以下体会和启示:

1.提高认识是前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金蓝领计划”试点没有项目经费,如果认识不到位,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工作能顺利进行,得益于从站长、分管站长、工作部门和试点单位对此事达成共识。一把手重视,工作才会有位子,经费才会有盘子;主管领导重视,工作理清思路就会有点子;部门和试点单位领导重视,工作落在实处有法子。自上而下领导都重视,就会形成强大合力持续推进。

2.确保质量是关键。职业技能鉴定是第三方认证,质量是生命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质量更是关键。在试点中,尽管过关率很低,但保证过关者具备了高技能人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证书的含金量。试点中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信赖,从业者的追捧,在行业内掀起了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潮。

3.结合项目是重点。把试点工作与当地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技术工种,具有相互促进的奇妙作用。能在短时间里得到领导重视,地方支持,经费保证和广泛参与。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把试点工作与陕西省的生猪、奶牛两大畜牧主导产业相结合,从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奶牛高产示范创建和奶牛DHI技术推广三大项目切入,选择了人工授精、生猪生产技术指导和DHI报告解读员三个工种,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工作得法是根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应着眼报名、培训、鉴定、推介几个关键环节,突出技能操作,做出实效。在培训、考核、推介、交流、准入、激励等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形成模式和机制。

5.经费支持是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巧妇可以找米下锅。如果不积极主动争取和协调工作经费,那试点工作就只能搁浅,一事无成。

6.利益分配是动力。为了调动试点单位工作积极性,对技能鉴定收费进行调整,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报名费返还给工作人员;培训费和40%的鉴定费留给试点单位。实践证明这一机制的建立是科学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陕西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的当年就有321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商洛市人工授精技术员技能操作考核2009年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单位。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坚持“社会效益和质量第一”的原则,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技术支撑促进产业”的工作思路,按照“调查摸底选好试点单位,切入主导产业影响行业关注,选择合适工种入手开展试点,扭住关键环节狠下工夫拓展,针对实际情况探索不同模式,总结完善提高形成推广经验”的工作方法,开展了“畜禽繁殖工”、“DHI报告解读员”等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以此推动和提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一、试点模式与做法模式一:商洛试点模式。采取以规范行业管理为切入点,以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准入为抓手,以行政手段为推动力,依托原商洛市畜牧局,结合当地生猪主导产业,开展了家畜繁育员的培养试点。试点的基本模式是:依托行政支持、机构延伸区县、实施资格准入、报名资格审查、培训重视技能、综合考核评价、搭建平台推介、出台政策激励。主要做法:一是通过增加必要设施,加强技术力量,在7个县(区)畜牧兽医站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点,完善了网络体系建设。二是广开报名门路,逐级审核把关。县级机构调查摸排进行初选推荐,市级分站初审筛选推荐,省站审核确定参加高技能人才选拔人员。三是强化技能培训。培训中重点围绕猪的繁殖生理、种公猪饲养、发情鉴定、人工授精等关键技术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示。并让学员进行人工授精操作练习,掌握授精技术。采用操作演示和实习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大课堂填鸭式单一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培训质量。四是增加考核内容,采取综合评定打分。通过4个方面考核加权平均法选拔高技能人才方法。即理论成绩占总分的40%;现场技能操作考核占40%;工作实绩考核占10%;(对近3年配种员所从事的配种记录查受胎率,查配种数量,听取周边养殖户的评价考核工作实绩);现场答辩占10%。考核成绩在85分以上确定为高技能人才。全市共推荐58名基础条件较好的配种员参加鉴定,考核合格16名,合格率为27.5%。五是搭建平台推介。考核结束后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和商洛市分站分别在“陕西畜牧兽医网”和“商洛农业信息网”上公告推介。六是出台政策激励。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在召开的全省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上对16名高技能人才进行了表彰奖励。商洛市畜牧局要求各县(区)用人单位根据技能水平高低支付工资。模式二:洛川试点模式。2008年年底,陕西省农业厅在洛川、澄城和旬邑开展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走果畜结合之路。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在洛川县以项目为切入点,针对该县生猪产业薄弱,人才奇缺的情况,开展了生猪生产技术指导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试点工作。洛川试点模式是:依托项目需求、跟进技能培训、重在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用人。其主要做法:一是帮助县畜牧局制订了《洛川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项目培训方案》,将试点工作与项目培训有机结合。二是组织专家编写了《标准化生猪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教材。三是强化技能培训。两年来,先后围绕猪场规划设计与建设、良繁体系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粪污处理与有机肥加工利用等内容开展培训12期。培训中除进行理论培训外,还将学员按照10人一组带到现场讲解和操作培训。四是严格鉴定考核。考核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职业道德、理论考试和现场操作。职业道德主要通过培训考勤和现场指导次数、场户评价来考核,该项占10分;理论考试实行单人单桌闭卷考试,成绩占40分;实践考核主要考察猪场规划设计、猪人工授精、饲养管理、防疫检疫和粪污处理的操作水平,该项占50分。经过筛选,参加“金蓝领计划”考核136人,考核合格23人,合格率为17%。五是按照考核成绩录用和推荐人才。在考核合格的23人中,有3人被县畜牧局聘为县项目建设技术指导组成员;有9人被县畜牧局录用为乡镇畜牧站工作人员;还有11人被猪场聘为技术员或技术顾问;有1人自办600头扩繁场。模式三:DHI试点模式。2008年年底,农业部在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建成了奶牛DHI测定中心。2009年,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在关中5市1区奶牛优势产区推广该项技术。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以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为契机,以奶牛DHI报告解读员为对象,以检测机构和企业为推力开展试点。DHI试点模式是:依托检测机构、开展强化培训、过关考核选拔、搭建平台推介、实行奖励激励、促进人才交流。主要做法:一是加大宣传动员。2010年在《陕西科技报》上刊登了《推广DHI技术提升陕西省奶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效益——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童建军副站长答记者问》的专版,在《陕西农业》、《中国乳业》、《陕西农业科技交流》等杂志发表有关DHI技术论文6篇,宣传DHI技术和“金蓝领计划”。二是组织专家编印了《牛奶测定与饲养管理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并发放到市县业务单位和牛场。三是强化培训。先后组织举办了“奶牛DHI报告解读培训班”、“奶牛DHI技术应用培训班”等相关培训12期,培训人员1500多人(次),并安排专家深入牛场开展现场技能操作指导。四是实施过“四关”鉴定选拔人才。采取过“四关”(即职业道德关、理论考试关、技能操作关和工作实绩关)的办法选拔高技能人才,确保证书含金量。今年5月28~29日,对71名申请者进行了理论考试和现场报告解读技能操作考核。于6月份对成绩合格者的职业道德和应用该技术对牛场改进,生产效益提高效果做出实际评判。“四关”全部通过方为高技能人才,发给高技能人才证书。经考核,有20人过关,通过率为31%。五是搭建平台推介。7月份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在“陕西畜牧兽医网”奶业栏目和技能鉴定栏目公告和推介,并在奶牛技术培训会上向条件好的牛场进行推荐。六是计划在全省畜牧站长会上对奶牛DHI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和DHI报告解读员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七是将选拔的前3名吸收到省级技术服务团队,参加全省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试点效果和收获通过两年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试点与探索,初步取得以下效果和收获:1.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更加健全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网络体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开展后,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投资30多万元增加仪器设备,建立了实训室。又同省奶牛中心、西安金科生物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奶牛养殖和饲料加工实训基地。至此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已形成内设“三部一室”,10个市(区)有23个分站,重点县有102个鉴定点,3个场(厂)有3个实训基地的网络体系。2.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程。在商洛市开展试点,迅速扩大了技能鉴定工作的影响,在畜牧兽医行业全面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据统计,该市在试点的三年里职业技能鉴定人数达1251人,占到2000年以来开展鉴定工作总人数的56%。全市有2247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陕西省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的当年就有321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据对参加“金蓝领计划”人员跟踪调查,商洛市配种员平均一次输精受胎率由过去的74%提高到81%。DHI报告解读员的试点,为陕西省奶业界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报告解读员。据不完全调查,过去陕西省仅有7人能看懂DHI技术报告,现在至少有50多人能看懂DHI技术报告指导生产。洛川县县乡两级的业务干部基本上都能在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特别是华县江鱼猪场的技术员在实践中摸索出在母猪配种过程中,利用公猪诱情提高受胎率,使该场受胎率从过去的73%提高到82%。4.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保证了项目顺利完成。洛川县实施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时,面临缺技术、缺猪源、缺资金三大困难。“金蓝领计划”试点在较短时间里培养选拔出了一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解决了技术短缺的矛盾。选拔出的技术人员独当一面深入一线指导工作,确保项目任务的完成。到2010年年底,全县建设600头扩繁场30个,建成猪舍480栋;落实万头生猪示范村41个,建成标准化圈舍2438栋;组建养猪专业合作社41个。存栏种猪3.34万头,生猪存栏24.3万头,出栏27万头。5.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技术支撑给力畜牧产业,促进产业的发展。奶牛DHI报告解读员“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了DHI技术推广的瓶颈问题,使得DHI技术顺利推广。两年来,参测牛场由5个发展到万头。据统计,305天奶牛平均产奶量从2009年1月的5112千克/头提高到2010年12月的5884千克/头;乳脂率、蛋白率分别从2009年1月的3.3%和2.8%提高到2010年12月的3.9%和3.37%;体细胞数从2009年1月的85万个/毫升下降到2010年12月的57万/毫升。产奶量和牛奶品质明显提高。6.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针对不同情况探索出了不同的模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实施“金蓝领计划”奠定了基础。7.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望带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的增加。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开展“金蓝领计划”试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陕西省奶牛和生猪两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和2010年分别给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列支技能鉴定经费20万元和30万元,摆脱了多年技能鉴定经费无着落的困境。8.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和增强了技能人才创业的自信心。据不完全了解,拿到高技能人才证书的人约有一半被老板加薪或流动。原杨凌昇源奶牛公司技术员曹某经过培训鉴定后,杨凌科元公司以每月多600元的工资将其聘用。洛川县动物疾控中心干部李某经过培训鉴定后,增强了信心。2009年下半年利用村上废弃学校,养了400多头育肥猪,每头猪盈利220元,加上有关科技补贴,赚了10多万元。2010年在畜牧局的支持下,对其猪场进行改造,又建起了600头的自繁自育养猪场,现已存栏300多头能繁母猪和3500头的育肥猪。三、几点工作体会通过试点工作开展,得到以下体会和启示:1.提高认识是前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金蓝领计划”试点没有项目经费,如果认识不到位,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工作能顺利进行,得益于从站长、分管站长、工作部门和试点单位对此事达成共识。一把手重视,工作才会有位子,经费才会有盘子;主管领导重视,工作理清思路就会有点子;部门和试点单位领导重视,工作落在实处有法子。自上而下领导都重视,就会形成强大合力持续推进。2.确保质量是关键。职业技能鉴定是第三方认证,质量是生命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质量更是关键。在试点中,尽管过关率很低,但保证过关者具备了高技能人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证书的含金量。试点中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信赖,从业者的追捧,在行业内掀起了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潮。3.结合项目是重点。把试点工作与当地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技术工种,具有相互促进的奇妙作用。能在短时间里得到领导重视,地方支持,经费保证和广泛参与。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把试点工作与陕西省的生猪、奶牛两大畜牧主导产业相结合,从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奶牛高产示范创建和奶牛DHI技术推广三大项目切入,选择了人工授精、生猪生产技术指导和DHI报告解读员三个工种,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4.工作得法是根本。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应着眼报名、培训、鉴定、推介几个关键环节,突出技能操作,做出实效。在培训、考核、推介、交流、准入、激励等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形成模式和机制。5.经费支持是保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巧妇可以找米下锅。如果不积极主动争取和协调工作经费,那试点工作就只能搁浅,一事无成。6.利益分配是动力。为了调动试点单位工作积极性,对技能鉴定收费进行调整,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报名费返还给工作人员;培训费和40%的鉴定费留给试点单位。实践证明这一机制的建立是科学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文章来源:《今日畜牧兽医》 网址: http://www.jrcmsy.cn/qikandaodu/2020/0715/430.html

上一篇:全国畜牧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工作现场会
下一篇:招聘信息